看涨情绪增强,金价中长期仍有上涨空间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8月下旬以来,国际金价加速上涨,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10月8日,伦敦黄金价格历史上首次升至4000美元/盎司大关,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价格升至4060美元/盎司上方。与此同时,香港黄金股也表现不俗,多只个股持续抢购并创出新高。业内人士表示,美国国债问题和中长期去美元化交易逻辑依然存在,这指的是黄金牛市的格局。长期来看,美联储仍有发酵空间,有望继续推动金价上涨。然而,人们认为最近的金价回升已充分体现了其利好,四季度能否维持高位并变幻莫测。近期金价首次突破4000美元,国际金价延续上涨趋势。 Wind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0月8日17:00,伦敦现货黄金和Comex黄金期货涨幅均超过1%,盘中最高分别触及4040.49美元/盎司和4063.4美元/盎司。伦敦金现货价格历史上首次突破4000美元/盎司大关。在金价屡创新高的同时,相关概念股也表现出色。 A股休市期间,香港多只黄金股近期持续吸纳并创出新高。 Wind数据显示,临近10月8日,赤峰黄金涨超13%,山东黄金涨超7%,灵宝黄金涨3%,金铜冠涨超2%。其中,赤峰黄金、山东黄金、灵宝黄金均创历史新高。寻找b针对金价大幅上涨,欧力士衍生品研究所宏观策略首席分析师徐莹表示,美国8月至9月公布的非就业报告比市场预期更为脆弱。就业市场到达拐点后,市场对美联储可爱利率的预期持续上升,刺激配置资金流向黄金市场。 9月,美联储按计划将利率下调25个基点。根据Baseline预期,美联储今年将降息两倍以上,中期利率下降3%左右。目前,市场已经开始预期美联储将连续数次降息。此外,美国政府再次面临关门风险(本质上仍然是严重的政府债务问题),牛市黄金市场的SH情绪进一步走强。一德期货重要金属分析师张晨表示,8月底以来,美国政府对美联储自由度的干预已经显现出很大影响。在政治和经济双重压力下,美联储重启降息。共振受到金融锻炼和金融占有的鼓励,金价大幅上涨。积极支撑因素依然有。在全球经济格局和地缘政治局势急剧变化之际,黄金作为一种兼具金融金融属性的特殊财产,其价格走势备受市场关注。从金融特征来看,张晨表示,三季度,宏观政治因素主导金价走势。在这个过程中,美元指数和美国实际利率符合金属的重要预测。 “半定义”趋势价格上涨并不符合价格下跌。预计第四季度,受俄乌冲突、中东冲突等外部地缘政治事件影响不大,且美国政府对美联储的干预并未停止,黄金等重要金属仍将具有美元资产的比较优势。从金融属性来看,影响三季度黄金持有成本的两个主要因素——美元和美国实际利率,虽呈现先升后降的格局,但都遵循先高后低的轨迹。张晨表示,从中长期趋势来看,去美元进程的持续进展将使美元整体面临下行压力。不过,由于当前美国经济尚未出现明显的回落迹象,且通胀水平也未见明显回落迹象。通胀仍将阻碍利率继续下调,结合第四季度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延续第三季度的走势,但预计顶部的空间相当有限。随着金价不断创出新高,海外市场对黄金配置的热情持续高涨。徐莹表示,进入三季度,随着美国就业市场的疲软、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加强以及人们对自由美联储的普遍担忧,海外市场对黄金的多头情绪大幅增加。北美黄金ETF持仓量大幅上升,截至9月底黄金ETF持有量攀升1000吨。与此同时,黄金期货多头头寸也有所增加,但尚未达到4月份的高潮水平。现阶段,分配指令的威力就非常明显了。明显强于投机订单。 “四季度全球央行黄金购买量将继续为金价提供方向支撑。”张晨认为,虽然全球央行黄金购买总量放缓,但只要黄金购买量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仍能为金价形成稳定支撑。与此同时,投资需求将保持完全弹性。特别是,随着美联储持续推进金融宽松政策,美联储自由度挑战、地缘政治混乱局势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因素将进一步推动以ETF为代表的配置资金在黄金市场的流动。第四季度能否保持高位并改变主意。展望市场,高盛预计,欧美黄金交易所基金2026年第二季度将上调4900美元/盎司。 徐 Ying认为,从2025年开始,金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美国政府和美国政府谈判以及去美元化交易的价格中期逻辑仍然存在,这指的是黄金牛市的格局。从长远来看,美联储自由度问题可能会更加发酵。当它反映到其他财产上时,将推动金价继续上涨。直到今年四季度来看,徐颖认为,三季度特别是9月份以来的上涨行情已经充分挖掘了利多因素,预计金价将进入震荡阶段。张晨也认为,第四季度,在宏观维度稳定的底下,对于金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些影响Meso规模的因素,比如美联储利率低于预期,导致利率反弹以及美元反弹,都可能对当前金价的上涨形成一个耗时的障碍,从而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压力。操作上,张晨表示,目前金价处于高位,建议投资者以逢低分批交易为主。杠杆交易方面,建议减仓灵活退出。
(编辑:管静)
中国网经济网:股市信息来自媒体合作社和机构。这是组里的个人意见。本文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